制作景观平面图,首先需要确定设计范围和比例尺,然后绘制地形、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再加入建筑、道路等人工设施,最后标注图例和比例尺完成图纸。制作景观平面图是一个将实际景观以二维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既准确又富有表现力,以便能够清晰地传达设计师的意图。
景观平面图绘图步骤 首先导出线稿并置入PS,新建图层填色,通过油漆桶工具或快捷键G。给铺装贴图,添加图层模板。使用曲线、色相饱和度、色彩平衡工具调整颜色。选中绿地部分,添加图层模板,调整树木材质,使用加深/减淡工具调整材质。水面增加内阴影,丰富层次。使用污渍贴图叠加,调整透明度。最后调整颜色。
平面图绘制,首先是在充分场地调研基础之上,围绕设计主题将场地所包含的空间关系(地形地势、现有建筑物、道路布局以及它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元素(物体、地面覆盖物、植被、出入口、节点和边界)等想表达的空间内容于图面之上进行综合表达。
先打印一张CAD平面图,然后上色就行了,在电脑里手绘也行,要用到手绘板画法如下: 首先先明确自己的设计理念 然后定风格 再在规定的规划面积上画出相应的路网 再一点点深化即可 可以用打印出来的CAD平面图,也可以直接在电脑里手绘。
首先在CAD里按比例打印建筑平面图,打印好的建筑底图放在硫酸纸下,用宽的塑料胶带裱图固定。第一步将建筑及主要道路描绘出来。进行景观方案的设计,交代清楚各级道路走向、组团及小空间之间的关系。
建筑采用单层平面图,保持白色,不填充颜色,以突出设计重点。在植物绘制时,多使用透明图层叠加模式,如正片叠底、变亮等,尝试不同的效果。考虑在空旷的绿地中添加等高线,白色等高线能增加图面的立体感和高级感。尝试绿底白树加阴影的方式,适合概念方案,能显著提升视觉效果。
1、景观图分析图主要包括:规划分析图、生态分析图、空间分析图、视觉分析图和设计分析图。 规划分析图:规划分析图是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图纸之一。它主要展示景观项目的整体规划布局,包括地形、道路、建筑、植被等元素的布局规划。通过规划分析图,可以清晰地了解设计师对景观的整体构思和规划意图。
2、景观分析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总体规划分析图 这是对整个景观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的分析图。它呈现了区域的整体布局、景观元素的分布和组合、功能区域的划分等。通过这张图,可以直观地了解整个景观的空间结构和设计思路。
3、景观分析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地形分析图、空间结构分析图、景观元素分析图、生态分析图、交通分析图以及设计解读与策略图。以下是各图的详细解释:地形分析图:主要展示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包括地势起伏、坡度变化等。
4、景观分析图主要包括:现状分析图、生态景观分析图、空间景观分析图、景观规划分析图等。 现状分析图:主要是对现有景观环境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对地形、植被、水体、建筑、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实地调查与记录。通过现状分析图,可以了解现有景观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5、景观分析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总体规划图 总体规划图是景观设计的首要环节,主要展现整个景观空间的布局。这张图会涵盖地理、环境、功能分区等各方面的规划内容。其中,重要的设施如绿化带、公园、道路等都应准确标注。此图能够清晰地呈现设计者对景观的总体规划和设计思路。
6、景观分析图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现状分析图 现状分析图是对景观项目所在场地的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的全面分析。它展示了场地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水系流向、建筑布局等现状情况,是制定景观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 功能分区图 功能分区图是展示景观项目不同功能区域的布局和划分的图表。
环境艺术的设计图,总平面图的比例一般用1:500。局部图用1:100~1:50。大样图(局部放大用1:30~1:10。景观模型:景观模型是以地形模型为基础建造的,主要是为了向观者展示建筑周围的环境概况或者是作为一种对照比例烘托的规模。
要求按规定比例作图,就要选择适合的图幅。对于不同类型的施工图一般规定有常用比例,如建筑施工图中、平、立、剖面图一般采用1:100或1:200;总平面图一般采用1:500或1:1000;景观设计总图常用比例1:300、1:400、1:500和1:600;园林详图常用1:100、1:200和1:300。
首先那张景观平面图上应该标明比例尺的,你按照比例尺的数值换算一下就行,(例:比例尺为1:500,就是说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的500厘米)。2如果图上没有标明比例尺,你至少应该知道图上一段线段的实际尺寸,用此实际尺寸除以图面尺寸 ,即比例数值,直到比例数值了,按方法一继续换算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