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城市设计(带状城市理论的主要思想)

2025-02-20

居住区绿地规划模式

哈罗模式 以英国哈罗新城为典型。具有的整体性和连续,从景观和生态角度最有利。此模式需要大片的绿地,仅适用于用地条件比较宽松的城市和居民区。昌迪加尔模式 以印度昌迪加尔为典型。特点是以带状公共绿地贯穿居住区。

居住区级公共绿地:为居民提供较大面积的休闲空间,通常包含一定的体育设施和儿童游乐场所。 小区级绿地:位于小区内部,主要负责美化环境和提供休闲空间,可能包含步行道和座椅。 组团级绿地:位于住宅组团之间,主要功能是隔离噪音、减少污染,同时提供居民交往的空间。

.公共绿地 - 居住区公园(居住区级):作为居住区绿地中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类型,居住区级公园类似于城市小公园,提供多样化的设施和服务,包括地形地貌、小型水体、功能分区和景区划分。

封闭式绿地设计在居住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局部生态环境与美化居住环境,尽管它们通常不具备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的功能。这类绿地主要分为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两大类。封闭式绿地以植物种植为主,通过植物的自然生长,实现降温增湿、安全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

居住区规划结构是进行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理论,它涉及到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公共绿地等要素的综合布局。一般来说,居住区规划结构包含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单位,由几个小区组成居住区。

在城市规划中,居住区绿地是指在居住用地范围内所规划的绿地和公园,涵盖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开放式绿地是指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带状公园的分类

在新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下,“公园绿地”(G1)的名称和范围界定与《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保持一致,具体包括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以及街旁绿地。这些类型的绿地通常位于一般城市道路的两侧,构成城市绿化的基础部分。相比之下,高速路和快速路旁的绿化带则应归类为防护绿地。

为了准确地计算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我们需要参考《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来对城市绿地进行分类,总共分为五类,分别是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它绿地。其中,公园绿地又进一步细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不同类型。

城市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展示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公园可划分为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等类型。据《中国统计年鉴2018》显示,2017年中国城市绿地总面积达到2921346公顷,其中公园面积444622公顷,共有15633个公园。

组团绿地有哪些形式

组团绿地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块状绿地 块状绿地是组团绿地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它通常以集中的绿色空间存在,规模较大,具有较为完善的绿化设施和休闲空间。这种绿地形式能够提供丰富的植被覆盖,有利于改善局部气候,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组团绿地的布置形式包括以下:1:、庭院式组团绿地 林阴道式组团绿地 山墙间组团绿地 结合公共建筑,社区中心的组团绿地 临街组团绿地 独立式组团绿地 庭院式组团绿地:位于建筑组群围合成的庭院式的组团中间、平面多呈规则几何形,绿地的一边或两边与组团道路相邻。

组团绿地是共用绿地的一种形式,面积不大,靠近住宅,居民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使用方便,是居住区最普通常见的绿化形式。组团绿地,一般在居住组团小区中常见,居住组团被小区道路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对应,由若干栋住宅组成,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础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生活聚居地。

...空间缝合理论在松江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创新探索

1、上海松江新城的发展,正面临着空间布局的挑战。空间缝合理论作为一种创新视角,聚焦生态、交通、功能与形态的和谐共生,致力于破解“拼贴城市”的难题。它倡导山水与城市的对话、交通网络的连通、功能组团的交融和空间形态的统一,力求打造一个更具整体感的新城。

2、上海松江新城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从“拼贴城市”向“融合城市”转型的挑战,本文通过空间缝合理论,探索在总体城市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目标是解决功能碎片化、南北割裂等问题,打造一个更具活力和融合性的城市空间。

3、进行了 松江新城绿环概念规划方案 评选 松江新城绿环是环绕松江新城周边,由沈砖公路、G150黄浦江、沈海高速围合形成的环状区域,总面积约82平方公里、周长约43公里。黄浦江、油墩港、泖港、洞泾港、通波塘都亮丽登场。

4、松江区位于上海市西南、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奉贤县为邻,南、西南与金山区交界,西、北与青浦县接壤。区境南北长约24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总面积605平方公里。松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据考古发现,距今约6000年,先民们就在九峰一带劳动、生息,创造了崧泽型和良渚型等古文化。